低足弓與扁平足的人在選擇球鞋時,需要特別關注足部支撐與穩定性,避免運動時產生不適或增加受傷風險。適合的鞋款應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撐、緩震設計與穩定的鞋底,才能幫助分散壓力並提升舒適度,如果你常常覺得奇怪,怎麼走路走著走著就腰痠背痛、腳底內側痛到不行,這次就傳授選鞋技巧和推薦鞋款,一起筆記下來吧!
什麼是低足弓和扁平足?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低足弓Low Arch和扁平足Flat Foot常被混用,但實際上有細微的差異,主要與足弓的高度及足部結構有關。低足弓是指「足弓比正常足型低,但仍有一定的弧度」,人走路時,足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較大,容易因支撐不足而產生腳部疲勞,並可能導致內旋(腳掌向內傾斜); 扁平足則是指「足弓完全塌陷,腳底幾乎與地面完全貼合」,無論站立或走路時都看不出明顯的弧度,可能是先天遺傳,也可能因年齡增長、足部肌肉無力或長期負荷過重而形成。嚴重的扁平足可能會影響步態,導致膝蓋、髖關節甚至腰部不適。
如何分辨自己是哪種足型?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可以透過「濕足測試」來檢測自己的足弓高度
1. 準備一張深色紙張或紙巾,腳底沾水後站在上面。
2. 觀察腳印的形狀:
正常足弓:內側足弓處留有明顯空隙
低足弓:內側足弓處的空隙較小,但仍可見
扁平足:整個足底幾乎完整貼合,沒有明顯空隙
扁平足與低足弓選鞋重點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如果有腳部疲勞、疼痛或運動時不適的情況,建議選擇足弓支撐較佳的鞋款,甚至諮詢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矯正鞋墊來改善步態。
1. 足弓支撐
選擇內側有足弓支撐設計鞋款,幫助分散壓力並維持足部穩定,避免鞋底完全平坦的款式,以免加重足底筋膜負擔。
2. 緩震與避震效果
扁平足容易因腳掌受力不均導致足底疲勞,需選擇中底避震效果佳的鞋款,像是如氣墊或泡棉緩震技術這類的鞋款,也可考慮帶有穩定裝置(如抗扭轉支撐片)的鞋款來降低腳部壓力。
3. 鞋底支撐與穩定度
鞋底需具備適當硬度,能夠提供良好的足部支撐,避免腳掌過度內旋(足部向內塌陷),記得避免過軟或過扁的鞋款,這類鞋容易讓腳型不穩,影響步態。
4. 鞋楦與包覆性
選擇鞋頭較寬的設計,避免擠壓腳趾,影響行走舒適度。鞋面材質需透氣,保持足部乾爽,減少疲勞感。
5. 鞋墊與客製化選擇
可搭配符合足弓形狀的鞋墊,如醫療級矯正鞋墊,提高舒適度與穩定性。有特別需求者,可考慮客製化鞋墊或專業運動鞋,提供更精準的足部支撐。
鞋款推薦:asics GT-2000
圖片來源:asics
在網路上獲得低足弓、扁平足網友推薦的asics GT-2000 ,採用3D GUIDANCE穩定結構設計,通過加寬大底、中底幾何結構與後跟傾斜角度,為足部提供一定的包覆性,鞋底的弧度也能完美合腳,提供輕盈柔軟且具回彈性的緩震腳感。asics GT-2000,NT.3,880。
鞋款推薦:New Balance 530
圖片來源:New Balance
New Balance 530復古的異材質設計,採用ABZORB 緩震技術的高緩震鞋底,能減少對膝蓋和關節的壓力,結合了舒適著感和時尚度的優點,成為不少扁平足、低足弓的愛鞋之一。New Balance 530,NT.3,080。
鞋款推薦:Salomon XA PRO 3D
圖片來源:Salomon
是Outdoor派們喜愛的Salomon,他們的XA PRO 3D是對品牌最暢銷越野跑鞋的致敬,搶眼的設計風格,3D Chassis動態穩定系統和全方位ContaGrip大底,穿起來又穩又有支撐度,即便是出國的行軍行程,也能是最安心的存在。Salomon XA PRO 3D,NT.5,38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asics、New Balance、 Salomon,封面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IG@amsport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