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二手服飾店越來越普遍,許多人喜歡到古著店、跳蚤市場挖寶,找尋獨一無二的風格單品。不過,網路上卻出現警示案例——有國外網友因為沒有清洗二手衣,慘遭感染「傳染性軟疣」,臉部幾近毀容的畫面震驚不少人。其實,不只二手衣,新衣服買回來也應該先洗再穿,才能避免化學物質與細菌造成的潛在健康風險。
二手衣沒洗就穿,網友染上皮膚病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TikToker @onenevertwhoo_one 在 TikTok 上分享,自己因為穿了沒有清洗的二手衣,感染了「傳染性軟疣」,臉部布滿一顆顆突起物(如果你沒有密集恐懼症,連結這邊請,鄭重提醒,那個畫面真的會讓人起雞皮疙瘩),猶如毀容,不少網友看完直呼頭皮發麻,這起案例也讓人更加意識到「洗衣」這件事的重要性。
康乃爾大學纖維與服裝設計資深講師 Frances Kozen 向《Self》雜誌表示,服飾在販售前常會經過柔軟劑、防水、防霉等塗層處理,這些處理劑可能導致皮膚紅腫、過敏或搔癢反應。換句話說,就算是全新衣服,也可能藏有看不見的健康危機。
二手衣一定要洗!
二手衣物在轉手過程中,可能沾染細菌、黴菌、皮屑或其他使用者殘留物,若未經清洗直接穿著,容易引發皮膚感染或過敏。此外,有些衣物在儲存或運送時也可能接觸防霉、防蟲藥劑或灰塵,因此,無論是衛生還是安全考量,購買二手衣回家後務必先徹底清洗、曬乾再穿,才能避免潛在風險。
新衣也要洗!毒理教授這樣說
不只二手衣買回家要清洗,全新的衣服,買回家也要先洗過後再穿,招名威教授毒理威廉就曾在臉書上提醒,新衣服買回來一定要洗!他解釋:「衣服在印染的過程中,需要甲醛來固色和防皺。這其實就是簡單的化學反應,甲醛是一種化學原料,已經反應的甲醛會與衣物纖維結合,固定在衣服材質上,但引發狀況的卻是那些沒有被固定的甲醛,我們簡稱它們叫『游離』甲醛。」
而甲醛溶於水,可以通過清洗能把大部分有害物質清除掉,如果沒有洗就穿,這些游離的甲醛就會溶到我們的汗腋內,間接被人體吸收後就會引發皮膚過敏、瘙癢、皮炎等症狀。
正確洗衣服方式
無論是新衣還是二手衣,都會建議大家一定要「洗過再穿」!回家後使用中性洗衣精這類的溫和洗劑,避免含漂白成分的清潔劑,以免刺激皮膚或損壞衣物材質,洗完一次後可以再做二次清潔,藉此清除殘留化學物質,特別是針對貼身衣物更為重要!曬的時候,選擇戶外可曬到太陽的地方來晾乾,因為紫外線具天然殺菌效果,是去除細菌、黴菌的好幫手;如果今天購買是古著或特殊材質,建議分開洗滌以降低染色與細菌交叉污染的風險。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封面圖片來源:IG@nowwearebreakingup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