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三分鐘前還記得,結果馬上忘記要幹嘛」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然而,這真的只是「記性不好」而已嗎?為什麼大腦會這樣「短路」?讓心理學家為你揭開,關於健忘的四個秘密!從床上起身,想著口渴要喝水,於是你走向客廳,結果忘記自己要幹嘛;工作忙到一半,但接了緊急插播電話後,就忘了剛剛工作到哪;有個小趣事想跟朋友分享,但一個小時後忘記要說什麼了。
「忘記」也有分為四種解釋
長期研究人類記憶能力的美國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 曾提出關於忘記的四種解釋,她認為會導致人們忘記事情的原因分別與之有相對關係:
1.提取失敗(retrieval failure)
在過去「忘記」的經驗裡,你是否曾感到某些訊息、資訊從自己的大腦中消失了?或者是你以為自己還記得,但嘗試要回想時,發現自己想不起來?這個「從大腦提取長期記憶」的過程失敗了(換言之,就是想不起來)是最常見的忘記原因。之所以會產生提取失敗,可能與衰退理論(Decay Theory)有關。根據衰退理論,有新的記憶(Memory)組成時,大腦會產生記憶痕跡(Memory Trace),而隨著時間流逝,記憶痕跡也會跟著緩慢逝去,導致我們開始忘記,時間越久,忘得越多。如果此時沒有把記憶重新從大腦中提取(Retrieve)出來以及複習(Rehearse),記憶痕跡就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化,最後造成遺忘。
2.干擾(Interference)
與衰退理論不同,有另一派理論認為,記憶會互相競爭且彼此干擾,當新的記憶與舊的記憶非常相近時,發生干擾的狀況更嚴重,這個理論稱為干涉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而最基本的干擾分成兩種: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指的是「舊的回憶」對「新的記憶」所產生的干擾,例如你先學習社會學,再接著做心理測驗,結果在測驗中想起社會學理論,就是順向干擾。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指的是「新的記憶」混肴了「舊的回憶」,例如你先做心理測驗,接著在社會學課堂上想起心理測驗的內容,就是逆向干擾。
3.儲存失敗(Failure to consolidation)
但有時候,遺忘與上面兩種「長期記憶」的提取與干擾無關,是訊息或資訊根本沒有被儲存成「長期記憶」,被自然地遺忘,這就是儲存失敗。儲存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未將訊息簡化成重點記憶,也可能是沒有特別注意,導致資訊在未進入大腦的長期記憶區以前,就以飛快速度流失。
4.動機性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
比起上述「沒有特別做什麼就忘記」的理論,動機性遺忘的主動性更高,是「刻意選擇要遺忘」的。動機性遺忘會發生的契機通常是事件本身讓人感到不安、痛苦、不堪等負面情緒,而人類出於保護自我的本能,會選擇刻意壓抑記憶,刻意忘記。但壓抑記憶的解釋,並沒有被所有心理學家接受,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就算壓抑記憶不是不可能,但很難用科學方法驗證記憶是否有被壓抑」。
改善健忘的三方法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忘記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我們雖然終將無法避免「忘記事情」,但可以從「理解自己為何忘記」開始改善。如果你已經從上述理論中理解自己為何忘記,以下提供給你三個改善方法:
1.做有氧運動
要提升記憶力,很大一部份與腦力有關,而運動能夠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也能提升身體的靈敏度,是想提升記憶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據美國臨床神經心理學院院長凱倫(Karen Postal)的說法,若從事「有氧運動」30-40 分鐘直到出汗,大腦的記憶區域會產生新細胞,因此尤其推薦你用有氧運動來幫助記憶力提升!
2.改善飲食習慣
運動之餘,吃下肚的食物對腦力提升也很重要,可多補充富含 DHA、卵磷脂、兒茶素、維生素 E、鋅類等營養素,包含深海魚類(鮭魚、鮪魚、沙丁魚)、雞蛋、綠茶、堅果、黑巧克力等食物。
3.動手寫下來
除了運動習慣與飲食習慣改變以外,生活習慣的改變也能防止健忘。而最簡單、最隨手可做的事就是「動筆記錄」,無論是用圖像畫下來,或用清單條列,或是用備忘錄重點提醒等,都能釋放大腦空間,讓自己不用一直「用腦記住所有事」。
本文由女人迷授權,原文連結請點「走進房間結果忘記要幹嘛」健忘心理學:大腦突然短路的四個秘密
延伸推薦:
工作心累?職場心理學:四個方法,開始做有意義的工作
「越努力忘記,對他的愛越清晰?」關係心理學:刻意遺忘,都只是欺騙自己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