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財富不僅僅是銀行存款的數字,更是一種選擇自由的象徵。因此,理財不該只是有錢人的遊戲,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這次,就透過10位來自投資界傳奇人物的理財金句,帶你一步步理解如何建立財富,讓金錢成為你的助力。
華倫·巴菲特:「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
圖片來源:達志shutterstock
股神巴菲特在2004年的股東信中寫下:「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強調市場投資情緒對價格的影響。
許多投資人喜歡在市場狂熱時瘋狂買進,卻在市場低迷時恐慌拋售。然而,真正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市場恐慌時。因此,當大家都在害怕時,反而是你該進場的時機。
彼得·林區:「如果你喜歡某家公司的產品,可能也該看看它的股票。」
圖片來源:Barron's /Photographed Heather Sten
彼得·林區在其著作《戰勝華爾街》中,鼓勵投資人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投資機會。如果你發現某個品牌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可能代表這家公司正在成長。例如,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都在用 iPhone,那麼你應該考慮 Apple 的股票。透過生活中的觀察,你能夠比專業投資人更早發現潛力股。
雷·達利奧:「痛苦+反思=成長。」
圖片來源:FB@raydalio
1982年美國金融家雷蒙德·托馬斯·達利奧因錯誤預測經濟崩盤,導致基金公司幾乎倒閉,這讓他學會反思與改變策略。於是在《原則》一書中,寫下了:「痛苦加上反思等於成長」等字句,他認為投資和理財的過程中,失敗是無可避免的。但每次的失敗都能帶來學習,只要願意反思並改進,就能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羅伯特·清崎:「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圖片來源:FB@Uskalla Innostua / Milla Kuhto Photography
《富爸爸》系列作者羅伯特·清崎,對於理財或是全球經濟一直都不斷地透過局勢預言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2025年才罕見唱衰比特幣,又緊告巨大市場即將崩盤,而他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也說明財富差距的原因,他寫下:「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等字句,透過兩位父親的對比,強調投資和被動收入的重要性。許多人依賴薪水生活,但薪水永遠有上限。真正的財富來自投資,例如房地產、股票、企業等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
伊隆·馬斯克:「如果事情對你足夠重要,即使機率對你不利,你仍然會去做。」
圖片來源:達志shutterstock
全球首富馬斯克雖然不是傳統的理財專家,但他的財務哲學和商業觀點,對很多投資人跟創業者帶來不少啟發性,他曾說過「當別人躲避風險時,我選擇迎接他」,表現出他勇於挑戰的個性。在SpaceX初期,面對火箭三次發射失敗時,他也說出:「如果事情對你足夠重要,即使機率對你不利,你仍然會去做。」可見理財與創業的本質都是冒險,沒有人能保證成功,但如果相信某件事的價值,就應該勇敢堅持。
戴夫·拉姆齊:「今天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將來才能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生活。」
圖片來源:FB@Dave Ramsey
美國電台主持人戴夫·拉姆齊,本身不僅是暢銷作家,也是個人理財專家。他所主持的理財節目每週都有超過2千萬名的聽眾,可說是當代最有號召力的理財權勢之一。他在自身的理財課程裡,講到了這句:「今天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將來才能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生活。」鼓勵人們在年輕時期存錢和投資。旨意現在願意存錢、節制開支、投資未來,那麼當別人仍在為生活費煩惱時,你已經財務自由。
史蒂夫·賈伯斯:「記住你即將死去,這是一種幫助你做出重大決定的最佳方法。」
圖片來源:達志shutterstock
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不僅是美國知名的發明家,也是一位創業者。在2005年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他講到:「記住你即將死去,這是一種幫助你做出重大決定的最佳方法。」提醒所有畢業生時間有限,財富不只是數字,而是讓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理財的目的應該是創造更有意義的生活。
查理·蒙格:「最重要的事是避免愚蠢,而不是尋找天才的想法。」
圖片來源:FB@Charlie Munger Quotes - Curated by Ian Whitaker
美國億萬富豪企業家查理·蒙格,曾是股神巴菲特的重要合夥人之一,他強調投資的風險管理。投資成功不一定需要找到下一個蘋果或特斯拉,只要避免愚蠢的錯誤,如高槓桿投資、聽信謠言,就能穩定增長財富。
約翰·柏格:「低成本指數基金,是大多數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圖片來源:jonsarstudios
美國共同基金公司領航投資的創辦人約翰·柏格,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他強調低成本投資的重要性。許多新手投資人嘗試短線操作,但事實證明,長期持有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往往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傑夫·貝佐斯:「我們的決策應該基於未來,而不是短期的市場趨勢。」
圖片來源:達志shutterstock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在談論公司的成長策略時強調:「我們的決策應該基於未來,而不是短期的市場趨勢。」表示理財時不要過度關注短期市場波動,而是思考長遠策略。例如,專注於穩健的長期投資,而不是跟風炒作。
看完以上十位投資大師的金句,再對應他們的商業模式,可以發現這些金句不單單不只是簡單的口號,而是來自多年經驗的智慧,表示財富的積累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從每一個小決策開始——學會儲蓄、聰明投資、謹慎管理風險,才能真正掌握財富的主導權。
封面圖來源:達志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