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走入婚姻,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愛,可為什麼對現代的夫妻來說,要幸福得白頭偕老卻是這麼困難的事情呢?全球婚姻權威茱莉.高特曼、約翰.高特曼研究愛情50年、分析過4萬對伴侶,發現就算伴侶間會用任何一種方式爭吵,其實都有辦法永浴愛河,因此「衝突」並不是決定伴侶關係的主因,就算是神仙眷侶也會吵架,而重點就在於「怎麼吵架」以及面對彼此差異時會如何處理。
從相親相愛到如履薄冰,究竟為了什麼而吵?
情境一:年近四十的麥特和蘇菲,正在凌亂的廚房裡忙著打理晚餐。麥特等一下要出門開會,他們的三個小孩在廚房裡面跑來跑去,吵著要吃的。外送員才剛把披薩送過來,蘇菲把披薩暫時丟進烤箱保溫,去擺設餐盤、叉子、餐巾紙。她抬起頭來,看見麥特正倚靠著流理台,拿著一片披薩在吃。她心想,算了,他等一下要出門,急著吃東西情有可原。可是他竟然把她放進烤箱保溫的披薩整盒放在流理台上。他每次都這樣,只想到自己要吃,不曉得食物放在外面會冷掉。
她說:「披薩盒放在流理台上有特殊原因嗎?」
麥特聽出話中有話,反脣相稽:「不曉得,也許是因為我正在吃?」
「其他人都還沒要吃耶。」
「那你究竟希望披薩盒放在哪裡?請好心告訴我。」
「嗯,這個問題還真難。正在預熱的烤箱裡,如何?」
就連孩子都聽得出字字帶刺。在這間屋子裡,快速冷卻的不只有披薩……夫妻互動冰冰冷冷,每一句話都像刺人的冰柱。
他們真的在吵披薩的事嗎?
情境二:剛結婚不久的妮娜和羅翰買下他們的第一間房子,正在討論要把藍莓灌木種在哪裡。妮娜想用花盆種,方便移動;羅翰想種進花圃。
羅翰正準備動手挖地,說:「種在盆子裡長不好,藍莓要澆很多水,而且排水性要好。」
妮娜突然生氣地說:「你怎麼知道?你變農夫了嗎?不要再挖了!我不答應!」
羅翰說:「哇,只不過是一株植物,有必要這樣嗎」
「只不過是植物、只不過是屋子……那不都是我們的錢,還有一大筆沉重的貸
款……對你來說可能都不算什麼吧!根本沒什麼好擔心的,問題都會自己神奇地解決?」
她突然嚎啕大哭,衝進屋內,羅翰一個人困惑地拿著鏟子站在原地。
他們真的在吵藍莓灌木的事嗎?
情境三:布蘭登和陶德交往六個月,想讓關係更進一步,是時候見一見對方的父母了。幾個星期前,他們跟陶德的父母和姊妹共進晚餐,過程非常愉快,陶德的家人很熱情,馬上就接受了布蘭登。布蘭登不確定,之後陶德到他父母家吃晚餐,是不是也會這麼順利。他們對他歷任男友態度都很冷淡。
他們在前往布蘭登父母家之前,停在一間商店挑選花束和葡萄酒。陶德選中一瓶酒。
布蘭登說:「我媽不喜歡夏多內白葡萄酒。」一把從陶德手中搶走酒瓶。
「好吧,」陶德說:「那買一束紅玫瑰花,如何?」
布蘭登看了看標籤。「感覺很廉價。」
「這種花很美。我以前買過。」
「我才不管你覺得美不美。我想送會受我媽讚賞的東西!」
陶德顯然心裡受傷了,悶悶不樂地說:「我不覺得要花大錢買第一印象。」
「你沒有在聽我說話。」
「我有。你到底想說什麼?你想買哪一瓶,你自己挑吧。我付錢就是了。」
布蘭登把酒猛然塞回瓶架,一面快步離開酒品區,一面大聲說:「算了,乾脆不要去了。」
他們真的在吵葡萄酒的事嗎?
沒有什麼是最容易使伴侶吵架的事,意思是當有狀況出現,任何事都有可能讓一對伴侶吵起來。披薩、藍莓灌木、葡萄酒確實是導致這些伴侶爭吵的原因,但顯然還有更深層的問題。
伴侶爭吵的深層主因其實包含這三點
當你看見伴侶們為小事吵得不可開交,那絕對不是一件小事。衝突底下多半有助燃的油,驅使伴侶們為了家務分配、金錢運用、如何度過週末而起爭執。爭執的深層原因主要是:
█ 價值觀:例如,什麼是愛?家是什麼?家人是什麼?
█ 被忽視的需求:這類需求有很多類型,常見的需求包括:玩樂、交流、浪漫;有八成尋求治療的伴侶表示「沒有浪漫的感覺了」。
█ 未言明的期待:我現在和以後有哪些願望或想做的事?我有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我來到世上是為了什麼?
想要幸福久久,一大重點在你是否能夠看出,吵架的原因並不是冷披薩,而是渴望得到對方的感謝;不是藍莓灌木,而是責任帶來的壓力和缺少討論空間;不是葡萄酒的價格,而是內心深處害怕被父母拒絕。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並不容易做到!因為伴侶很少會真的坐下來,冷靜地說:「親愛的,你剛才想跟我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爭執會像前面的例子,在忙碌的生活中、在我們想要創造美好回憶時、在承受壓力下,如許多伴侶們所說「毫無來由」一觸即發。此時最大的問題是,未適當接下伴侶拋來的球。
如何應對伴侶拋來的球,決定兩人關係是否美滿
簡單來說「伴侶拋來的球」是為了引起關注或互動所做的事,包括:細微、明顯、正面、負面的話語或舉動。你把手機拿到另一半面前,對他說:「你看這個哏圖,好好笑喔!」很明顯是想跟對方有所互動,嘆氣則較不明顯。這裡講的不是深聊,或要求「談一談」,而是發生在日常生活,容易在忙碌或壓力下,被忽略掉的幾句閒話或不經意的舉動。我們在愛情實驗室觀察三千對伴侶後發現,這些小插曲其實很重要,而人們通常會以三種模式回應伴侶拋來的球:
1.面向伴侶
亦即積極回應伴侶拋來的球。在上述例子裡,你對伴侶說:「你看這個哏圖,好好笑喔!」另一半看了之後,笑著說:「對啊,我看過,超有哏的。」或者是,另一半嘆了口氣,然後你對他說:「親愛的,怎麼了?」
2.背向伴侶
亦即忽略伴侶拋來的球。你伸出手機,另一半卻連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只是自言自語地說:「等一下。」然後繼續編寫他的電子郵件。或者是,另一半嘆了口氣,而你假裝沒有聽見,不予理會(另一半總有煩心事,你不想自找麻煩)。
3.打擊伴侶
亦即消極回應或出言斥責。你伸出手機,另一半罵你:「我不是告訴你不要吵我嗎?我在處理工作上的郵件!」又或者,另一半嘆了口氣,你無奈地闔上筆電,說:「又怎麼了?」
當伴侶們陷入嚴重衝突前來求助,我們會試圖釐清:他們是否會面向另一半?還是他們已經背向或打擊另一半了?這個問題對經常或劇烈爭執的伴侶很有幫助。
我們在愛情實驗室進行七場貫時性研究,持續追蹤二十年,發現平凡生活中「伴侶拋來的球」這個小動作,就可以預估關係是否美滿:甜蜜伴侶經常面向伴侶,怨偶則是背向伴侶。另外,我們在六年後,追蹤曾在實驗公寓相處二十四小時的伴侶,從中發現重大區別:與另一半持續過美滿生活的「愛情大師」,有百分之八十六的時間面向伴侶拋來的球,而怨偶只有百分之三十三。
這件事為何如此重要?原因在於把伴侶關係比喻成銀行,面向另一半拋來的球就是存款。我們說伴侶間的回應是「情緒帳戶」。每一次留意或面向伴侶拋來的球(包括細微舉動,特別是負面舉動),就像在撲滿裡存進一塊錢。
《每場爭吵,都讓我們更相愛》作者:茱莉.高特曼、約翰.高特曼 出版社:三采文化
圖片來源:微博@ 半熟男女-全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