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不只是諧音我愛你,還有更重要日子「世界蜜蜂日」。我們日常吃的水果、喝的咖啡,甚至台灣在地的龍眼蜜和荔枝蜜,都與這些嗡嗡作響的小生物密切相關。「世界蜜蜂日」怎麼來的?蜜蜂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牠們會消失?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保護這些地球的小英雄?520世界蜜蜂日懶人包一次告訴你。
世界蜜蜂日怎麼來的?為什麼是5月20日?
「世界蜜蜂日」是在2017年由聯合國大會正式設立,定在每年的5月 20 日,這天也是現代養蜂之父斯洛維尼亞的安東・楊沙Anton Janša誕辰。聯合國希望透過這個紀念日,全球都能正視蜜蜂對生態與糧食安全的關鍵角色。
蜜蜂有多重要?沒有牠們,農業會停擺
你知道嗎?每天飛來飛去的小蜜蜂,實際上正在決定人類的糧食命運!
蜜蜂是地球的「隱形農夫」,穩定整個糧食供應鏈和生物多樣性。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顯示,全球約有75%的糧食作物仰賴蜜蜂等傳粉昆蟲授粉,包括咖啡、可可、藍莓、西瓜、番茄、堅果等。沒有蜜蜂,農作物將大量減產,甚至消失;沒有蜜蜂,也會影響野生植物繁殖,讓整個生態系統失衡。
蜜蜂為什麼正在消失?人類做了什麼讓牠們走向滅絕?
儘管蜜蜂對人類極為重要,牠們的生存狀況卻不樂觀。近年來,全球多地的蜜蜂族群數量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也就是整個蜂巢的蜜蜂一夜之間消失無蹤。
造成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非常複雜,但大致可以歸納為五大主因,全都是人為造成。第一是「 過度使用農藥」,農業中大量使用的化學農藥,特別是新菸鹼類農藥,會干擾蜜蜂的導航能力、記憶力與免疫系統。其次,棲地破壞和城市化發展,讓蜜蜂找不到花、沒有地方築巢。再來,氣候變遷則讓花期亂掉,蜜源不穩定。而單一作物農業,也讓蜜蜂缺乏營養來源,再加上蜂蟎等寄生蟲與病原體的入侵,讓原本健康的蜂群變得脆弱不堪。
世界蜜蜂日在做什麼?全球為蜜蜂發聲
世界蜜蜂日的目的,不只是讓大家「知道」蜜蜂重要,而是鼓勵全球透過行動來保護蜜蜂。每年5月20日前後,全球各地會舉辦多樣化的活動,例如蜜蜂教育講座、蜜源植物種植計畫、蜂蜜市集、城市蜂箱導覽,甚至還有設計給兒童的蜜蜂生態互動課程。
許多名人、環保團體、食品企業也會趁機推廣永續農業與保育理念,帶動更多人正視蜜蜂的處境。在台灣,像農村小旅行、在地養蜂體驗、蜂蜜品鑑市集等也都越來越受歡迎,顯示蜜蜂議題不再只是科學家關心的事,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社群平台上則有 #WorldBeeDay、#SaveTheBees 等標籤帶動討論。
我們可以為蜜蜂做什麼?從生活中改變,就是最好的保護
其實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能為蜜蜂盡一份心力。你可以在陽台種一些蜜蜂喜歡的花草,比如薰衣草、九重葛、薄荷、向日葵等,讓牠們有地方採蜜。目前歐洲城市也很流行在院子或陽台放一個「昆蟲旅館」,讓蜜蜂與其他益蟲有地方休息、繁殖,讓牠們好好休息。
平常購買農產品時,可以選擇友善耕作或有機來源,減少農藥使用也是關鍵。還有一件簡單卻有力的事,就是支持在地蜂蜜產業,選購天然蜂蜜,買本地蜂蜜不只能吃得安心,還能鼓勵本地養蜂人維持健康蜂群,間接保護了整個傳粉生態。
台灣有哪些蜜蜂?你吃的蜂蜜可能就來自這些品種
在台灣,雖然平常吃到的蜂蜜大多沒有標示蜂種,但其實我們擁有超豐富的蜜蜂資源,至少有12種屬於蜜蜂亞科的社會性蜜蜂、熊蜂與無針蜂。此外,為了溫室作物授粉,台灣在1993年也從荷蘭引進西洋大熊蜂。
- 1.東洋蜜蜂
是台灣最早使用的本土蜂種,歷史可追溯三百年以上。多分布在台灣南部山麓,由原住民與早期移民自發養殖,使用竹皮笠、蜂王廣等傳統器具,甚至有用龍眼木或筆筒樹打造的蜂箱。
- 2.西洋蜜蜂
從1911年起引進西洋蜜蜂,產量高且適應性強,是現在蜂蜜市場的主力品種。台灣引進過多個亞種,如義大利種、高加索種、喀尼阿蘭種等,並有許多混種,廣泛用於蜂蜜採收與農業授粉。
- 3.台灣無針蜂
台灣無針蜂是一種沒有螫針的可愛蜜蜂,常見於中南部山區,也有人將牠們搬到屋簷下飼養,是低產但高觀賞價值的原生種。
台灣的蜂蜜從哪裡來?這些植物是蜜蜂的寶庫
蜜蜂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採蜜」。而蜜源植物的多寡、花期長短,直接決定了蜜蜂的食物與蜂蜜的產量。台灣四季分明、地形多樣,蜜源植物也相當豐富。
蜜源植物包含蜜源植物、粉源植物和蜜粉源植物。具有蜜腺的「蜜源植物」,能分泌較多甜液供蜜蜂採集利用。還有可產生較多花粉的「粉源植物」,其花粉是蜜蜂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也是蜂王漿和蜂花粉的主要來源。還有同時能提供花蜜和花粉的「蜜粉源植物」。
- 1.龍眼、荔枝
每年春夏之交,是南台灣重要的採蜜季。龍眼蜜口感濃郁、香氣明顯,是許多家庭餐桌常見的蜂蜜種類。
- 茶樹、柑橘類
除了喝茶,蜜蜂也喜歡茶樹的花朵。柑橘類則在冬春交替時盛開,香氣清新,是台灣中部地區的蜜源代表。
- 鹽膚木
常見於山區的鹽膚木,屬於原生灌木,是野蜂與無針蜂的好朋友。
- 咸豐草
咸豐草常被當成雜草的植物,實際上是蜜蜂的最愛之一,花期長、蜜量多,許多養蜂人都會特別保留它。
全台養蜂導覽推薦:親子旅遊首選3站
想更認識蜜蜂世界、體驗近距離觀察蜂群的樂趣?這幾個台灣在地的養蜂場提供導覽、教學與產品試吃,超適合親子一日遊!
- 1.養蜂人家蜂采館
位於宜蘭的「養蜂人家蜂采館」提供免費導覽體驗與校外教學導覽,導覽時間約30-40分鐘,開放時間為每日9:00到16:00(週三休)。現場可自由報名,小團體建議提前預約。
- 養蜂人家蜂采館
-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403號
- 電話:03-9233668
- 2.蜂蜜故事館
雲林縣古坑鄉的「蜂蜜故事館」也是全年無休,館內與戶外導覽需預約,有蜂蜜水、冰淇淋試吃等不同體驗方案,適合小團體和親子活動。假日還提供定時免費導覽。另外還有戶外養蜂場導覽預約,館內生態導覽。
- 蜂蜜故事館
- 地點:雲林縣古坑鄉湳子路88號
- 電話:(05)582-8255
- 3.蘭園養蜂場-蜜境生態園區
蘭園養蜂場-蜜境生態園區主打自然生態養蜂法,開放「小小蜂農體驗」近距離接觸蜜蜂,寓教於樂,非常適合小朋友探索自然奧秘,感受「與蜜蜂共舞」。
- 蘭園養蜂場-蜜境生態園區
- 地址:桃園市新屋區永安里中山西路三段260號
- 聯絡人:許淑芬 0919-260-894
大崗山龍眼蜂蜜文化節
高雄岡山因龍眼樹種植密集,加上石灰岩地質優勢,出產的龍眼花蜜被譽為「蜜中極品」,與羊肉、豆瓣醬並列為「岡山三寶」。高雄每年夏季也會舉辦全台最大的蜂蜜主題活動「大崗山龍眼蜂蜜文化節」,除了蜂產品展售會、人文生態之旅,還有蜂人表演秀等,可以更深刻了解蜜蜂和蜂蜜相關製品,也是結合觀光與農業特色的重要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