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自15日起大規模施打AZ疫苗,各地卻陸續傳出長者接種後死亡案例,累計至第三天共有14人猝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引發休克十分罕見,機率與發票中一萬元差不多。
圖片來源:FB@陳其邁 Chen Chi-Mai
全台施打疫苗「2天14死」
全台進入大規模施打疫苗階段,1至7類族群施自15日起率先開打,又以75歲以上長者最多,施打第二天卻出現多起長者接種後猝死案例。累計至17日下午已有14人死亡,包含台北、彰化、台南、嘉義市、新竹縣市、高雄、屏東縣各一例,新北、台中則各三例,死者大多有慢性病史,是否與疫苗相關仍待釐清。
圖片來源:FB@陳其邁 Chen Chi-Mai
接種疫苗還會感染嗎?
對於施打疫苗相關問題,鍾飲文在高雄市防疫會議上也針對接種後的副作用、發生機率進行相關釋疑。鍾飲文表示,接種第一季疫苗後,還是有機會罹患COVID-19,但可以有效預防重症,並大幅減少住院機會和死亡。依據以色列、英國的研究報告,接種完疫苗,可降低病毒排出、傳染他人的機率,不過接種後口罩還是要戴上口罩、勤洗手,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
接種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疫苗副作用隨年齡減少,通常不會超過2天。依據疾管家數據,目前台灣民眾接種AZ疫苗,大多會出現紅腫疼痛、頭痛、肌肉痛、發燒、疲倦、畏寒和噁心的狀況,副作用與國外差不多。少部分會有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其中發燒比率約為28%,與國外的7.9%、莫德納疫苗的15%相比較高,可能與自身感覺、接種族群有關。莫德納疫苗局部副作用和AZ差不多,極少數會出現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問題。
打疫苗引發血栓機率高嗎?
最多人擔心的「疫苗誘發血栓」部分,他解釋,不管AZ或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嚴重過敏、引發休克反應,機率都不太高。目前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機率約等於發票中三獎一萬元、四獎四千元。而感染者住院中發現靜脈血栓約為3到20%。
疫苗引發「血栓」有什麼症狀?
鍾飲文表示,與一般血栓不同,施打AZ疫苗後,引發的是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可能會在施打後5到28天內出現頭痛、視力改變、腹痛超過24小時、胸痛、呼吸困難、下肢腫脹疼痛、皮膚異常瘀青紫斑等症狀,其中中年女性發生機率較高,若接種後出現類似症狀,就要立即就醫。
可否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疾管署建議,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前後最好是間隔至少14天,再施打其他疫苗。但美國CDC、ACIP則認為接種之間無須間隔,若有相關疑慮最好與醫師詳細討論再施打。
AZ疫苗,第二劑是否可以接種其他疫苗?
AZ疫苗目前不建議與他牌交替使用,儘管有研究顯示第一劑AZ疫苗、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可以加強免疫,但副作用也更多。目前仍建議若施打第一劑未出現不良反應,第二劑最好還是施打相同的疫苗。
球菌疫苗,是否能有效防止新冠肺炎?
鍾飲文表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僅有部分研究顯示,65歲的以上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有效減少新冠確診、住院以及死亡率。但也有研究指出,是否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並無差異,可能與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族群,多數為收入較高、較注意健康者有關,而非有直接、間接保護作用,仍待考量。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FB@陳其邁 Chen Chi-Mai、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防疫不能停▼
▼防疫不能停▼
隨身帶酒精、乾洗手👉https://bit.ly/36gXX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