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好朋友一起住結果翻臉」的故事嗎?為什麼明明能當朋友,卻不能當室友呢?和朋友同住需要注意的事,都為你整理好了,想要和朋友同住前,不妨先來看看這五件事!
同住可能反目成仇?
「反正我們那麼好,住在一起就不用適應新的人啦!」A 一直想脫離擁擠的學校宿舍,興沖沖地邀請我和他一起合租。和好朋友住在一起,乍聽之下是件美好的事,既可以無時無刻打鬧在一起,也能在對方最需要陪伴時給予溫暖。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雖然與 A 認識已經有三年,住在一起應該無大礙,但是畢竟從沒有見過她在家裡的模樣,我總對她提出「住在一起」的邀請有些疑慮⋯⋯成為室友,也許不比想像中美好,那些「本來是朋友,因為同住而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在少數。關於朋友同住,到底需要注意什麼,才不會讓「朋友變仇人」呢?以下提供給你與朋友一起住之前,需要思考與討論的五件事!
1.理解彼此生活習慣差異
既然要一起住,首先就得了解彼此在生活習慣上有什麼樣的差異,例如對方的活動時間主要在白天或晚上、需不需要私人空間、是否在意環境整潔等種種「沒有住在一起就不會了解」的習慣。而當然,一時間要講出所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可能有難度,因此在同住之前,建議可先從一起出遊,或到對方家中住一晚開始了解彼此。
2. 釐清彼此的生活與身體界線/地雷區
同住之前,可以花時間好好釐清彼此的生活與身體界線,比如:沒洗澡可以上床睡覺嗎/垃圾一天沒倒可以嗎/吃完零食可以等等再收拾嗎等。另外,身體界線也需要事前了解,確定彼此對身體界線的可接受範圍,避免造成對方不舒服的感受。諸如此類的界線倘若能事先得知,就能評估自己是否適合與朋友住在一起,如果你有絕對不能妥協的地雷,但朋友並不在意,那麼可能你們就不是室友的最好人選喔!
3.共同事務分配/共用水電怎麼算
住在一起,反正「有事我都在」的背後,同時也代表著「有事要一起做」。室友的共同事務分配,包含生活用品誰要買、打掃誰負責、垃圾誰要倒等等共同事務,都需要事前討論。另外還有水電費分攤問題,因為都要共同負擔,因此在使用上可能也需要建立共識,討論出一個「合理的」使用範圍。
4. 訪客要入住怎麼辦?
出門在外,難免會有朋友借住自己家的時候,關於訪客入住的頻率/規範等,也可以在事前與朋友討論。試想看看,明明是自己的家,如果一天到晚出現陌生人,誰會覺得開心呢?提前告知、與室友討論,除了是讓朋友有個心理準備以外,也是尊重喔!
5. 怎麼樣才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
也有可能,最難的不是以上溝通的內容,而是「如何好好開口說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畢竟朋友這麼親密,你也能夠理解對方,如果說自己其實有其他想法,會不會很傷感情呢?提供給你理性溝通的幾個步驟,讓你能夠有效傳達訊息,又不傷害朋友感情。
根據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的書籍《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裡頭所提到,想要來個「非暴力溝通」,可採用以下四個步驟:
1.觀察:先具體地與對方說出你的「觀察」,不帶評論與判斷的描述事實。例如:我觀察到你最近很常帶朋友回家。
2.感受:接著嘗試以平穩語氣表達你的「感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例如:我覺得這樣讓我有點不開心。
3.需要:是因為什麼「需求」導致你出現了以上的感受?這時候就可以說出口。例如:因為我需要更多私人空間。
4.請求:說完以上脈絡之後,你可以試圖提出一個具體的「請求」。例如:我希望你可以減少帶朋友回家的次數。
以上四個步驟,希望能幫助你與朋友不傷感情的溝通(當然也非常推薦你轉發給朋友,讓他和你有一樣的共識)。
在友誼裡找到舒服相處之道
住在一起本該是一件美好的事,提前做好溝通與準備,抱著尊重他人的心態一起住,相信你能獲得一個親密的室友!但如果你在合租以前,發現彼此並不適合當室友也沒關係,誰說一定要住在一起才能是朋友呢?找到讓彼此都舒服的相處之道,將彼此放置在生活中最適合的位置,也許是對這段友誼最好的做法!
本文由女人迷授權,原文連結請點「以為一起住很棒,結果大吵架」與朋友同住前,你們該討論的五件事
延伸推薦:
婚前同居:愛一個人,不見得要愛他的全部
同居前一定要知道的事:學習「三個人相處」
圖片來源:IG@vivianhsu.ironv、fan0914fan、eatzzz7、rainie77、anno8o7、loveruby_official
✔ TVBS歡樂台(42 頻道)每週一到五晚間 21:00 收看《女人我最大》首播,最完整的節目資訊都在《女人我最大APP》!讓你時尚不漏接。
✔「微女人」每週一、二晚上九點在《女人我最大》粉絲團;十點在《女人我最大》YT頻道播出
女大精選夢幻精品包輸入折扣碼,現打9折»» https://bit.ly/2TkI1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