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分別遇上最強寒流,多處低溫及下雪,台灣也氣溫驟降。除了多穿衣服,亦可以選擇喝熱飲暖暖身子。經常手腳冰冷人士都愛喝薑茶,有驅寒作用,但原來有其他熱飲比薑茶更有效暖身!日本TBS電視台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曾實測6款熱飲,部分飲品飲後身體迅速降溫,但並非合適的暖身之選。一於看看到底哪款熱飲最有效暖身。
最強暖身熱飲|實測6大常見熱飲
節目實測6款常見熱飲,包括:綠茶、咖啡、紅茶、巧克力、甘酒及薑茶,邀請6名女性坐在室溫20°C的房間內分別飲用200毫升、60°C飲品,然後利用紅外線熱像儀觀察6人的體溫變化,當中最遲回落至36.2°C(6人的平均體溫),即代表是最能有效暖身飲品。
最強暖身熱飲|實測結果 薑茶保暖效果不及這2款
測試開始後5分鐘六款飲品均可令體溫上升,不過部分飲料很快便降溫,不到10分鐘便回到36.2度。相對地,這款最強保暖飲料在59分鐘後,才降溫至36.2度,證明具有保暖作用。如果期間不斷飲用,或者可整日令身體保持暖笠笠。
測試開始後5分鐘六款飲品均可令體溫上升,當中茶的升勢最明顯,咖啡由6分鐘起體溫開始下降,最後在9分鐘已回落至體溫36.2*C,其次為綠茶,在12分鐘體溫急降,14分鐘時回落至36.2C。經過20分鐘,巧克力及茶仍然可以體溫上升,直到27分鐘甘酒跌回36.2C,紅茶和巧克力的體溫都開始下降但茶仍在上升。紅茶和巧克力的體溫都開始下降但茶仍在上升。但茶最終在47分鐘跌至原來體溫,紅茶在52分鐘回落到36.2度,巧克力則在59分鐘回落至36.2C,因此巧克力最具暖身效果。
最強暖身熱飲|保暖效果與飲品成分有關
為何6款熱飲的暖身效果差異如此大?節目邀請寫過數本關於暖身效果書籍的石原新菜醫生講解,原來與飲品內的成分有關。
第6、5位:咖啡、綠茶
咖啡含豐富咖啡因,咖啡因有降低體溫作用,所以無暖身作用之餘可能有反效果。第五位的綠茶也是同一原理。
第4位:甘酒
甘酒含豐富類,可以在體内產生熱量,加上甘酒呈糊狀,在胃内可停留更長時間,持續溫暖身體,不過相比巧克力、紅茶及茶缺乏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因此體溫下降得較快,
第3位:薑茶
薑茶含谨烯酚,可以在體內產生熱量,讓體溫迅速提升達至暖身效果。但體溫急升導致人體排汗,相比紅茶及巧克力無法長時間維持體溫。
第2位:紅茶
紅茶含茶黄素,有助血液循環以及長時間維持體溫上升。
第1位:巧克力
巧克力含可可多酚可促進血液循環,令體溫上升的效果顯著。
同場加映:愛喝熱飲但太燙口? 日本節目教1招正確方法有效降溫
有不少「貓舌」體質的朋友怕燙口,加上有研究指喝太熱的飲品會增加患食道癌風險,所以最好先吹幾口稍微降低溫度才喝,但原來為熱飲吹氣的方法也大有學問!東京電視台節目《ソレダメ!〜あなたの常識は非常識!?〜》就介紹以下距離的吹氣最為有效,無論怕熱或關心健康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
正確做法
應該要離開30釐米吹氣,教授解釋拉開距離吹氣會與周圍的空氣混合,可更快的降溫,因為吹氣溫度會隨著距離下降,越近嘴巴溫度越高,離嘴巴越遠溫度越低。於是節目利用紅外線熱像儀比較近距離和離開30釐米吹氣的分別,近距離和離開30釐米吹氣的表面溫度可以相差10度,十分誇張。
整理:陳亮貽